首页 > 新闻中心 > 公司新闻

AG真人- 官网|技能人才的腰包怎么鼓起来?(节目原文)

发布时间:2025-10-15 18:08:15    次浏览

近日,国务院印发《关于激发重点群体活力带动城乡居民增收的实施意见》,部署对重点群体实施激励计划,带动城乡居民实现总体增收,决定实施七大群体激励计划。调查数据显示,我国技能工人年均工资增长率仅为9.6%,工人身份在户籍流动,职级晋升和党政机关录入等方面都存在障碍,而事情的另一方面,是我国技能型人才的缺口,高达2200万至3300万。 对此,实施意见中针对性的提出,完善技术工人薪酬激励,贯通职业资格,学历等认证通道,和营造崇尚技能的社会氛围,三条激励通道。第一个通道是上升通道,就是技能人才,他的技术标准的等级要把它拉长,使他能够有更广阔的发展的空间。第二条通道是完善职业资格和职业教育学历之间的比照认证制度,让技能人才能获得社会认可。第三条通道是,要鼓励地方对重点领域紧缺的技术工人,在大城市落户、住房购租和子女上学等方面进行支持。昨晚(10月24日)《央视财经评论》栏目演播室请来了瑞华会计师事务所管理合伙人张连起、财经评论员张鸿、央视财经评论员刘戈,一起来聊聊技能人才的收入如何增长?如何提高技能人才的社会地位?如何培养高水平“大国工匠”队伍?换个视角看经济,CCTV2《央视财经评论》周一至周四,每晚21:50,准点开评。央评说何为技能人才?在《央视财经评论》的演播室,主持人周运说,我们从小受教育的时候,都是你只要有一技之长,就能在社会当中生存下来。到底什么样的人算是意见当中提出的技能人才呢?张连起(瑞华会计师事务所管理合伙人):技能人才应包括现代服务业从业者 首先是我们原来知道的传统制造业,技能人才比较多,比方说木工、瓦工、车铣刨磨钳等,但是随着现在经济结构的变迁,一些现代服务业等,也应该纳入这个技能型人才。刘戈(央视财经评论员):技术含量高 就是技能型人才 水平比较高的厨师、建筑工人,都算技能型人才。还比如说一个钢筋工,或者是一个贴瓷砖的瓦工,他身上的技能型就表现的比较强,另外,技术含量高的程序员也是技能型人才。张鸿(财经评论员):技能人才不光是有技术,也要有能力,还要有相应的资格证书 比如说厦门、广东,吸引外来技能人才入户的时候,都有一些相应的标准,就是你得有相应的资格证,那个资格证还不能是一个初级的资格证。在《央视财经评论》的演播室,主持人周运说到,既然明白了什么叫技能人才,那么,如何来激发技能人才的活力,带动更多的人就业,就非常重要了。这个激励计划当中有这么三条,有完善薪酬激励、通过职业资格学历等认证渠道、还有一个营造崇尚技能的社会氛围。那么,这三个通道抓住了激发人才活力的要害吗? 张连起(瑞华会计师事务所管理合伙人):技能人才的薪酬体系和晋升通道应该向知识型人才看齐 应该说很准确。现在,技能人才受传统影响,就是劳心和劳力划分出来了。似乎大学教授什么的更令人尊敬,薪酬体系、或者考核体系都已经很完备了。但是在技能人才这方面就欠缺,所以我想应该在晋升方面,比照我们这些知识分子,要给技能人才,包括薪酬激励,包括职业资格,还有水平评价,要在尊重程度上,体面程度上,认可程度上,特别是含金量上,应该要跟知识型人才一样。刘戈(央视财经评论员):体制内技能人才的待遇需要提高 如果要是在纯粹的市场化公司里面,他的薪酬激励机制基本上能给解决了。比如现在有很多上百万的小公司的老板直接招聘,尤其是程序员,技术特别的明显的话,当天约谈,第二天上班,那么他的这种薪酬非常具有竞争力,就是说谈判的筹码非常的高,他们这些人,应该说在市场化的体系里面,得到了比较高的认可。但是呢,可能在体制内,或是国有企业里面,这些技术大拿们,他们的薪酬标准就没那么高。张鸿(财经评论员):市场紧缺高级技能人才 我看2014年人社部的一个统计数据,普通技能人才,基本上是1.5个岗位,对应一个人,所以其实人是奇缺的,而高级技能人才,两个岗位对应一个人。其实你如果真的具有这种能力的话,在市场上其实你不用害怕。如何提高技能人才的社会地位?在《央视财经评论》的演播室,主持人周运介绍,中国商飞公司的一名钣金工王伟,他的工作是用木锤敲击金属板材,不过他加工的不是一般的板材,而是名满天下的C919,中国自主制造的新一代大型喷气式客机。他敲出来的这个弧变,公差是9丝级的,这是什么概念呢?就相当于是一个1毫米的百分之九那么一点点,可能很多人看到这个标题,木锤敲出来的大飞机,觉得比较不可谱,但其实我们了解以后,不光是波音,空客都是这么干的,而且像他这样的,是真正的技能人才。 但是如果要让含量更多的技能人才有一个好的能够激发出来的活力,咱们要做的,是让他们腰包鼓起来,地位高起来。张连起(瑞华会计师事务所管理合伙人):要大力营造崇尚技能人才的社会氛围 总书记有一句话,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迈进的过程中,我们离不开技能人才,要营造崇尚技能人才的氛围,那么社会地位就很重要,如果说,不管你干成什么,一辈子就干一件事,干得认认真真,而且干到了极致,干到了精益求精,仍然在这个社会上没地位,认为你就是干活的、你就是蓝领,你不如学校的教师,更不如教授,那这个是没有出路的。张鸿(财经评论员):不光要让他腰包鼓起来,也要让他腰板硬起来 我一个朋友家老家的亲戚,前些年在广东,他在那儿本身就是已经做得不错了,他工资收入是满足的,但是孩子上学,上公立学校他没法上,所以他就说,那既然有这个条件,我就申请一下,然后专门去考了资格证,然后就是这种技能人才入库,入进去了以后呢,发现他只能入到集体户里边,集体户里边在公立学校又面临种种麻烦,所以他在他周边的人当中,受到尊重的程度,远不如技能不如他的那些本地户口的那些人,所以不光要让他腰包鼓起来,要让他腰板硬起来,这才可以。刘戈(央视财经评论员):要通过薪酬激励机制留住体制内的技能人才 一个现象,就是在体制内或者国有企业、事业单位里面,技能型人才的收入和市场价格差别非常大,如果到市场上的话,他有的时候工资能翻五倍六倍。那么,你不给他在薪酬上面激励,这样的人才很难留得住,刚才我们看到王伟,这样一个钣金工,这么高级,我不知道他挣多少钱,我估计他主要是靠觉悟留下来的,外面如果要开出了更高的价钱,或者是他家里面更需要钱,那可能他就离开了。如何精益求精练就工匠精神?张连起(瑞华会计师事务所管理合伙人):要妥善解决技能人才的后顾之忧 像高级技能人才,他有很多的沉默成本,也就是说他在过去实际上投入的是很大的,而且是日积月累,那么我们应该看的是,如果说用职称,或者用学历,他可能不太行,但是他具备了跟别人与众不同的地方,而且别人也不好学,也拿不走的,这样独特的工夫,这是大国工匠精神,这是我们鼓励做一件事情精益求精,做到极致,一生只做一件事。一个大城市,如果把他们留下来,在知识型人才之外,还有一个技能型人才在那儿耸立,这是国家的希望。张鸿(财经评论员):工匠精神永远值得尊敬 我们需要真正地对知识尊重,对这些专业看起来不起眼的技术,有时候没有那么尊重,但是在中国整个的这种经济转型过程当中,你必须得尊重工匠精神,否则的话,中国制造2025等等这些未来制造转型升级的过程,你如果不尊重这些技术的话,那就非常可能做不好。刘戈(央视财经评论员):练就工匠精神需要持之以恒 精益求精 在德国和日本这两个制造业的强国,非常的明显,你像比如在德国,很多他们高中毕业以后,直接进入职业技术学校的非常多,那么他不觉得这个比考大学就差。那么在日本有很多家庭传承的这些手艺人的话,好几代人一直在干,其实看起来技术含量没那么高,但是精益求精,一直把它做成了一个非常有名的匠人,这样的人,捏成寿司最后就捏出了独特的门道。如何提升技能人才晋升通道?在《央视财经评论》的演播室,主持人周运说,很多人觉得,就像演员,演而优则唱,唱而优则演,或者是你干某一个行当干得比较好的话,你就可以当官了,你就可以职位晋升的比较快了,但是我在想技术工人,他毕竟术业有专攻,他擅长于这个,我们真的需要一个很高的晋升的通道,让他走上一些管理岗位,或者是让他有一个,所谓的首席技师这样的名头在身上吗?张鸿(财经评论员):要打通市场跟体制对接的通道 我们很多的国企,地方国企等等,你不得不承认,他必须得有一个上升通道,他的自我价值才能有更好的体现。还有一个,就是很多人他在体制内,他得到的这种职称评定,是被认可的,但是他走到市场的时候,可能这种职称的对接就会有一些麻烦,所以我们就是市场和体制内怎么来完成这个对接,其实也是很重要的。在《央视财经评论》的演播室主持人周运总结,不管怎么样,社会地位也好,经济待遇也好,无论如何,都要通过我们这样一系列的措施,不光是把技能人才,和其他六类人才的这种活力给激发出来,更多地是给他们一种尊重,在有了尊重的基础上,相信能带动更多人,共同增收的这个目的才能够达到。大家可以在央评的微信公众号“cctv2pinglun”里留言,也可以在我们的官方新浪微博“CCTV2央视财经评论”上和我们互动。如果想看整期视频,请在《央视财经评论》微信订阅号底部菜单中点击“电视直播”,选择“往期回顾”进行观看! 《央视财经评论》制片人:赵悦新媒体主管:郑玥本期编辑:牡丹